一级注册建筑师(一注)的考试虽然人数下降,但培训机构还是挺多,并没有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减少。我所知道的就有十几个机构或是个人,各个老师的讲课风格各不相同,侧重点也不相同。比如魏鹏、陈曦就以欢从气泡图作为破局点;灵潇喜欢从设计原理出发强调建筑的空间特性;肖采薇强调不同建筑类型的共性,解题时根据建筑特性去破题……当然考试最基本的原理还是见招拆招,找出题目本身的破绽,推导出一个合理的结果,所以这些特点是他们个人解题思路的一个反映。作为考生要想每次都能快速破题,还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思路,所以同样的导师有的考生觉得他不错,有的又觉得很有水分,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找到了切合自己的免不了赞扬。那么大帝的核心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听了他的一节直播课。
直播课是公开的免费课,内容里充满了各种玄学术话,什么武器,什么公式,什么模板,什么数据库……用某网友点评的话来讲,就像一个搞传销的在夸夸其谈。还有一位美女分享自己的上岸经验,说她报了好几个老师的课,最终选择大帝师兄成功上岸。当然虽然没有多少干货,我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分享在下面。
大帝强调了一个观点,设计师应该拥有整体思维,要有规划师的思维。所以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分析总图,而且他是建议拿到卷子不要看后面的内容,就盯着总图的设计要求,把题目吃透,时间安排建议是一小时。首先要搞清楚考题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找到首要解决的问题。比如2025年的题目,题目用文字大段描述了中试车间,所以首先就要解决中试车间的位置,核心房间定下来之后,才能解决其他枝枝蔓蔓。总图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各种室外场地、相邻建筑、出入口种种都会与建筑本身发生关系,理清这些关系之后,相关的房间自然也有了定位。
- 树根(总图)
- 树干(建筑)
- 树枝(分区)
- 树叶(房间)
那么他这些理论在其他老师的课程里有没有,实际上也是有的。虽然大帝说其他老师是站在上帝视角然后数格子、排房间,通过已知答案来反推解题过程。数格子、排房间这套理论确实过时了,但却并不是各大机构的主推了,当然主推的老师在现在的课上也并不怎么提及,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用。数格子、排房间这套理论我在考二注时还是一个受益者,因为当然我在B站找了一些二注的课程来学习,看的就是魏鹏老师的课,里面就有提及。他还给了个公式,如果快速通过一个房间面积推导出这个房间可能的尺寸,然后再确定方案的轴网。那会大设计的题目是需要自己推导轴网尺寸的,不像现在的题目直接就给出建议用多大的轴网。现在魏鹏老师基本上告别了一注的培训,像考霸这些还在强调面积表的,也是直接归纳了各种面积的房间的长宽尺寸,大家需要背诵。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工具,我个人觉得无可厚非,有时间就记一下。
如果大帝觉得数格子没用,那么他的那一套数据库理论,个人觉得也就是个升级版的数格子。什么50个不变的考点,什么倚天剑屠龙刀,只要记住了拿来就可以用……这和数格子有什么区别?即便考生通过了考试,于设计能力有实质提升吗?正因为他这种功利化的思想,我个人并不是很推荐大帝的课程。当然“存在即合理”,大帝的这一套理论对于有一定实战经验的考生来讲,还是很实用的。很多从业了多年的设计师在面对大设计时总是考不过,最终跟了大帝就一次考过,原因在于他们懂设计,但却把考试和现实混淆了。正如大帝所讲,我以前也反复提过,大设计肯定是有一个标答的,这个标答就是题目的来源,同时为了让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出题老师在隐藏部分信息的时候,又放宽了一些信息,所以不同的考生看到的信息不同,做出来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因此通过他这一套解题思路,能破解题目信息,最终及格上岸。
似乎我在批判大帝师兄的同时又对他进行了推荐,是的,因为他实际上是把其他老师的理论重新包装用新的话术推出来,他讲的理论其他老师也讲过了。包括我听过的灵潇老师的课,灵潇的课有很多理论,解题同样也是先从总图出发,也强调大家要破除旧思维;而娜姐的课也不建议大家做太多模拟题,而是先把真题吃透,只有吃透真题才知道如何破题解题,而不是觉得自己画出来的答案像标答却没有通过考试。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各家机构的出发点都是针对考试,都是基于历年真题的解题推出的理论课程。
当然,大帝师兄的课因为带着功利化,所以他要求从开始学习就练习做题。每周一套模拟题,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考点,让考生形成肌肉记忆,在考试时就能自然将各个考点做出来,哪怕方案不完美,也能切合各个考点,从而低分通过考试。这个确实是很多考生的痛点,很多学生只学理论,不去实战练习,从而导致眼高手低,觉得自己会了,一上手却是懵了。而每个机构通过考试的学员,基本上都是勤于练习的,包括大帝师兄的一个学员,他就说自己为了考试每天抽出一个半小时学习。而我就是练习得少,所以今年必须实战练习,把速度提上来。因此不断的实战练习,实际上才是大帝课程的精华,而不是他的理论有多么神奇。
题目定的是笔记,写的内容却像随笔,并不是有心如此,而是两个多小时的视频干货很少,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吹自己的方法很棒。毕竟这是免费的公开课,也是宣传招生课,如果干货都放出来还如果收费教学?当然,作为听了一些课的,我虽然只看了他的标题,基本上就理清了他的解题路子。如果不能抽空练习,真没必要报班,不管是报哪个机构的课,都要花时间做作业,然后让老师点评找出存在的问题改正,只有如是反复才能提高。
最后附两张勉强算干货的截图给大家,我觉得这可以作为一个学习的练习,如果大家在学习之后能自己把内容填上,相信也能解出真题的答案,然后通过考试。
最后再举两个例子佐证一下为什么我说大帝师兄是搞玄学将常规的理论用故弄玄虚的话术进行包装,因为这些理论早就烂大街了(考不过的原因就是没有反复实战练习)。
考霸谢雨宏于2019年发的一位叫顾林的师兄在2018年发表的文章 《我是如何成为九门提督的(一级注册建筑师)》 ,其中明确提到了考霸的解题方法:
- 场地分析(分析场地图底关系,建筑各出入口方位)
- 柱网选择
- 确定平面网格
- 功能分区
- 房间布局
- 交通分析(水平,垂直)
- WC布置
- 调整完善结构体系
- 总平面设计
所谓场地分析就是大帝师兄口中的总图分析,总图分析之后,接下来就顺水推舟一般推导出来,两者的解题思路上并没有差别。
文中还给了两个能用到的解题公式,是正经的公式:
- 日照间距=日照系数X 计算高度
- 坡度l=h/d
还有就是今天那间学堂发布的公众号文章 《上岸学员分享——大设计81分同学经验分享》 ,81分的成绩可以说是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都达不到的成绩,包括那间学堂有两位老师今年也才考了七十几分,只有一位上了八十分;消防电梯今年的成绩是82分,比这位考生就多一分。
1、重复去听技巧课:技巧课一定要反复去听,在遇到卡点的时候,哪里卡住了回头去听针对卡点的技巧课,收获会很大。技巧课我会听好几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2、发现适合自己的解题步骤:刚开始我会把解题步骤一条一条的写下来,做题的时候我会对着步骤去做,时间长了会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步骤,这一点还挺关键的。
3、自己的复盘:图纸复盘很重要,一定要及时复盘,在做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一定要自己复盘。按照自己的做题步骤去复盘,复盘自己踩了什么坑,卡在了什么阶段。一定要及时去复盘,要不然就忘了。我一般是做完一道题以后第二天去复盘,复盘才是自己真正有收货的时候。
4、 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去做练习:我的薄弱点主要是上板慢,针对这一点我做过大量的练习。就是放空大脑专心上板。不得不说我还是挺喜欢干这事儿的,从最开始的三个半小时一直练习到两个小时内。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些细节,某些重要的方法,其他导师可能没有侧重去讲。所谓当局者迷,因为老师他本身是会的,讲的时候有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大家也会,就忽视了。同时面向的是上百位学员,每个学员的起点不同,大家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可能你不知道的,其他人却是懂的。所以需要实战去发现这个问题,这就是练习的重要性和评图的重要性。
千言万语总结一句话:实践出真知。不管大家是准备自学还是报班,都需要反复练习,如果是自学不如找几个同学一起,互相评图。这样也能当回老师,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一套方案练习之后并不就是结束,过一段时间可以再次拿出来,或许学了新东西,能看到的问题又不相同,对自己解题水平的提升有较大助力。
在新的一年,我会持续学习,也希望多和大家交流,我会经常发学习的笔记和练习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博客,随时交流!
学到了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