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辣椒出来的季节,遵义人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供一年食用的糟辣椒。虽然现在市面上的成品很多,菜市场也很容易买到制作好的。但遵义人骨子里还是喜欢自己制作的,无论城里乡下,几乎都会自己制作。乡下是用自己家的辣椒,城里自然是买辣椒。
结婚后,每年都会从岳父家拿几罐来吃,但每次提醒他们少放盐,他们都会放重盐。我和媳妇都吃得很清淡,于是去年我们决定自己制作。直接到菜市场买了二十斤菜农自己摘来卖的辣椒,刚好菜市场旁边就有糟辣椒加工的,加工的价格也不贵,还提供白酒、啤酒、盐等辅料。店门口有很多老人,遇到有加工糟辣椒的,他们会主动询问需不需要提供摘辣椒把的服务。有些加工得多的就会请他们帮忙,我们这二十斤完全就是少得可怜,于是自己动手。摘完之后用水洗干净,就排队等待加工。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年也会制作糟辣椒,那会还是纯人工,需要准备一个大的木桶,然后用一把有长柄的剁刀,双手握着向下猛剁,直到做出符合标准的成品。每次都是父母接力轮换着剁,如果我的哥哥们在家,他们自然也会出力,等到我长大也参与过几次。后来在外求学,然后在外工作,便再也没有亲手制作过糟辣椒。现在一切都机械化,糟辣椒的制作也不例外,店家定制了一套工具,上部是一个猪草机一样的,将辣椒放进去后就会碎成小段,然后在机械下部焊接了三把剁刀,仿传统技法将辣椒段剁细。容器是一个圆桶,剁刀上下重复的时候,圆桶也可以转圈,可以提高制作效率。
从出门采购到拿到成品,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拿回家还要放在陶坛里发酵几天,因为盐放得少,为了长久保存,就要换小罐子放入冰箱。经过一年的食用,成品非常棒,我和媳妇都很满意。于是到了今年辣椒出来,我们又决定再制作二十斤。我们家就俩个人吃饭,平时她上班中餐在单位解决,所以二十斤完全够食用。
今年我们没有去菜市场,因为带着孩子不方便,于是联系了我同事家岳母,直接在她家买的辣椒,三元一斤。老人家考虑到我们出门不便,还亲自送到楼下,顺带还送了我们很多季节上的蔬菜,也是非常感谢。原本计划还是去菜市场加工的,但媳妇买了一套工具,就决定在家制作。我先在大圆盆里将辣椒剁成小段,然后媳妇用电动碎菜机一份一份的辣椒二次加工打碎,流水线的作业超出我们想象的速度就完成了加工,满满两大盆,可以装两个陶坛。
自己制作糟辣椒虽然辛苦,但味道可以自己把控。比如喜欢吃辣一点的,选辣椒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较辣的;喜欢吃咸一点的,放盐的时候就可以多放一点。而且食品安全上很有保证,因为食材的选择上都是自己亲自把控的,不会掺杂劣质的辣椒,也不会有其他添加剂。市场上的成品为了达到一定的保质期,都会有添加剂。说到这上次我给一个辣椒加工厂设计消防图纸的,在他们董事长办公室就看到有这种主调味剂的生产厂家上门推销他们的添加剂,还举例说哪些厂在用他们的产品。可见这个东西是普遍性的,虽然他们的产品能满足国家的相关标准,但工业化的东西,不可避免会出现工业事故。比如某粮油加工企业用拉化工油的车拉食用油,比如某老坛酸菜的生产作坊臭不可闻……
之所以今年我们决定自己制作,也是担心糟辣椒加工店家的机器不清洗存在污垢。当然我还是挺放心的,因为他那个机器构造简单,容器清洗比较容易,只是不知道店家会不会清洗。我媳妇的心里阴影来源于一次她去买肉,看到那个碎肉机里有蛆在爬。碎肉的那个机器确实不好清洗,我相信那些肉铺的老板也不会清洗,反正天天都在用……
以上。
看着就香啊
我家年年都会自己弄糟辣椒 外面买的不香 (最主要的是吃起不放心 怕不干净 哈哈)